根据中医古书上记载,甘松专入脾胃经,性温无毒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甘松,芳香能开脾郁,少加入脾胃药中,甚醒脾气。”《本草汇言》称:“甘松,醒脾畅胃之药也。其气芳香,入脾胃药中,大有扶脾顺气,开胃消食之功。”还说:“治老人脾虚不食,久泻虚脱,温而不热,香而不燥,甘而不滞,至和至美。”根据临床实践,甘松的作用在于理气郁、醒脾胃、止疼痛,它可以“助百液之不足,增消化之机能”,适用于胃痛,胸腹胀满,头痛,不思饮食。
甘松同米煮为稀粥,有一股香甜药味,对胃口不开,消化不良,脘腹疼痛的患者更为合适。清·章穆《饮食辩录·卷二》中记载:“甘松粥,研末入粥主胃寒作呕,脾气不运,又最能引胃气上升,令病人思食。”尤其是对消化机能减退的中老年人以及病体虚弱的人来说,经常吃些甘松粥,对开胃口,助消化颇有益处。